德国大战英格兰!哈弗茨妙传维尔纳失单刀!穆勒失误胡梅尔斯救险

德国大战英格兰!哈弗茨妙传维尔纳失单刀!穆勒失误胡梅尔斯救险

作为16强里唯一一个在淘汰赛仍能够享有主场优势的球队,留在伦敦的英格兰自然好处多多。

不用舟车劳顿、有熟悉的主场和训练设施等等,而温布利也确实是面对宿敌、老对手德国最好的地方。

这场大战从德国最后拿到小组第二的时候就已经在英国本土媒体大肆被宣传,无他,实在是英格兰过往在和德国的交锋历史上的痛,实在刻骨铭心。

门将皮克福德没有变化,三中卫沃克、马奎尔和斯通斯也是理所应当的。卢克肖最终拿到了左边翼卫的首发,而右边则交给了特里皮尔。

最后一刻死里逃生出线的勒夫迎来了可能是自己离任前最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次对碰,也同样排出了三中卫:

诺伊尔、吕迪格、胡梅尔斯和金特尔的后场雷打不动。戈森斯和基米希两个边也没有变化,中路今天最大的变化是格雷茨卡首次首发搭档托尼老师。

真要论的话,英德之间的历史硝烟味道其实到了现在已经不算太浓,双方其实都更注重晋级本身。

25年前在温布利,英格兰主场点球大战输给德国无缘欧洲杯决赛,索斯盖特就是罚丢最后一个点球的那个人。

开场仅2发呢中格雷茨卡大步流星持球前压分右边基米希完成传中,随后他完成了第一次远射。

在强调传控的同时加入纵向往返能力出色的格雷茨卡,增加前场施压,或许正是勒夫今天所要看到的。

开场后德国依然习惯性主控而英格兰同样先回撤扎紧篱笆,但看似不紧不慢其实比赛节奏和强度都第一时间就提起来了。

13分钟他在右路用灵活的脚步抹过吕迪格并造对方犯规,这或许也是索斯盖特想要的东西。

德国的后卫都是高大正面防守出色的球员,所以今天 用萨卡和斯特林两边肋部内切绕着两个边中卫打,正是英格兰的针对性安排。

双方试探了15分钟,随着英格兰将阵型前顶进行高位逼抢,双方开始在中场激烈争夺球权,都力求打出快速的“反反击”,比赛进入第二阶段。

随着卢克肖位置前提,英格兰在中前场的小快灵优势开始展现,斯特林将外线让给卢克肖自己走肋部内线,并回撤后反插,这是围绕着左路打造的进攻体系。

而另外一侧今天都是双方的弱侧接应测,特里皮尔很注意回收堵着此前很犀利的戈森斯前插。

双方都在算计着但英格兰确实已经将优势夺了过来,26分钟特里皮尔传中马奎尔绝好位置顶高很可惜。

德国队似乎被怼得有些乱,但英格兰在压上高位逼抢时双后腰其中一个会前压,这就给德国的反击留下空间。

31分钟他们打出本场第一次顺畅的守转攻,哈弗茨和穆勒传导后去到基米希,基米希内切传中后点戈森斯差之毫厘。

1分钟后轮到格雷茨卡连线哈弗茨,或者马上递直线给维尔纳形成小角度半单刀被皮克福德扑出。

这一段似乎又成为双方拉开架势对冲的局面了。半场结束前穆勒被斯特林抢断形成反击,幸好最后胡梅尔斯门前极限救险挡出凯恩的单刀。

英格兰死掐德国的左路戈森斯,但卢克肖一上去身后就放空基米希,这是理所当然的冒险。

但现在双方都有一个忌惮:进攻端前场四个人一定要有效率,轻易不要让双后腰上去堆人头,否则被对方快速转换反击之下是致命的。

格雷茨卡冲了前10分钟之后就不敢了,菲利普斯上去两次就放控了哈弗茨两次。

双方都清楚本方的后场抗压能力都不够对面的前场地面流突,所以这种博弈估计会贯穿全场。

比赛在温吞水节奏中消磨了整30分钟,而勒夫也一直目送德国的体力和优势逐渐消失。

半场就看得到戈森斯作用不大,但他一直没有任何调动。目送着双后腰体力一直下滑到最后15分钟终于被完爆。

我最赞的是下半场前25分钟那一段非常焦灼的时间里,他们没有失去耐心没有急躁。

发表回复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
You may use these <abbr title="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HTML</abbr> tags and attributes: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